化妆品保湿功效检测标准与方法汇总

7次 2025.10.30

  化妆品保湿功效检测评价是指通过科学方法和标准流程,从体外(实验室)和体内(人体皮肤)两个维度,量化评估化妆品补充皮肤水分、减少水分流失、修复皮肤屏障等保湿相关能力的过程,最终判断产品是否达到宣称的保湿效果。


化妆品保湿功效检测


  化妆品保湿功效检测标准


  QB/T4256-2011《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指南》本标准规定了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的一种方法--电容法测定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本标准适用于护肤类膏霜、乳液和啫喱化妆品保湿效果的测定,其他类宣称保湿功效的化妆品可参考本标准评价。


  标准规定了采用电容法测定人体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的方法来评价化妆品的保湿功效。适用于护肤类膏霜、乳液和啫喱化妆品保湿效果的测定,其他类宣称保湿功效的化妆品可参考。该标准对试验条件、志愿者要求、仪器、测定步骤、结果计算和判定等都做了详细规定,如测试环境温度为20℃-22℃,湿度为40%-60%,有效志愿者人数为24人-30人等。


  化妆品保湿功效检测方法


  1、体内测试法


  角质层水分含量测量:通常采用电容法,使用仪器,通过测试电容的变化来反映角质层含水量的改变。具体操作是在受试者小臂划分待测区域,清洁后静置30分钟采集皮肤水分初始值,涂抹样品后在不同时间点(如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等)测量皮肤水分含量并与初始值比对。


  经皮失水率检测:使用经皮失水率测试系统,通过开放腔室法测量经皮水分流失速率,评估皮肤屏障完整性及产品锁水能力。


  皮肤弹性评估:采用皮肤弹性分析仪,结合吸力与光学原理,通过负压测试量化皮肤的紧致度与回弹性。


  2、体外测试法


  人工皮肤模型法:采用Franz扩散池模拟皮肤渗透过程,将人工皮肤膜固定于扩散池,下层接收液为生理盐水,定时取样测定透水量,以评估化妆品的保湿性能。


  成分分析法:理化分析法采用称重法评判化妆品的吸湿性和保湿性,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对化妆品中的保湿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细胞生物法:通过研究化妆品对细胞中保湿相关基因(如丝聚蛋白、透明质酸合成酶)表达情况的影响进行评价,可采用MTT法等检测细胞毒性,确保细胞存活率符合要求。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