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陆莫拉菌杀灭试验有效性评价方法

5次 2025.10.30

  奥斯陆莫拉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属于莫拉菌属,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如土壤、水体)及人体黏膜表面(如呼吸道、眼部、皮肤),通常不引发疾病,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导致感染。奥斯陆莫拉菌杀灭试验有哪些方法?


奥斯陆莫拉菌杀灭试验


  奥斯陆莫拉菌杀灭试验有效性评价方法


  奥斯陆莫拉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试验方法可参考常见细菌杀灭试验的标准化流程,核心分为定量法和定性法,其中定量法因结果精准,应用更广泛。


  (1)定量评价法


  1、悬液定量法:通过计数药物作用前后的活菌数量,计算杀灭率,直观反映杀灭效果。


  关键操作:


  制备标准化菌悬液,与待测试物质按比例混合,在35~37℃下反应预设时间。


  反应结束后,立即加入中和剂终止药物作用,将混合液梯度稀释,取合适稀释度涂布平板,35~37℃培养24~48小时。


  统计平板菌落数,计算作用前后的活菌浓度(CFU/mL)。


  有效性判定指标:杀灭率(%)=(1-作用后活菌数/作用前活菌数)×100%。


  通用判定标准:根据试验目的设定阈值,如消毒产品通常要求杀灭率≥99.9%(对致病菌),抗菌药物的最低杀菌浓度(MBC)测试则以“作用后活菌数减少≥99.9%对应的最低药物浓度”为判定依据。


  2、载体定量法:将菌悬液接种于模拟实际使用场景的载体,干燥后加入测试物质作用,评估贴近实际应用的杀灭效果。


  关键操作:载体接种菌悬液后干燥,加入测试物质作用预设时间,再用洗脱液将载体上的存活细菌洗脱,后续通过梯度稀释、平板计数计算杀灭率。


  有效性判定:同悬液定量法,以杀灭率是否达到预设阈值为标准,同时需考虑载体对药物的吸附作用。


  (2)定性评价法


  通过观察药物作用后菌株是否生长,定性判断是否具有杀灭作用,适用于前期快速筛选。


  关键操作:将菌悬液与测试物质混合反应后,接种至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平板,培养后观察:液体培养基是否浑浊、平板是否出现菌落(无菌落提示具有杀灭作用)。


  有效性判定:仅能判断“有杀灭作用”或“无杀灭作用”,无法量化效果强度,后续需结合定量法进一步验证。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