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皂粉主要成分是什么?洗衣皂粉成分分析方法

13次 2025.09.05

  在日常衣物清洁中,洗衣皂粉凭借温和护衣、易漂洗、低残留等优势,成为许多家庭的优选清洁产品。洗衣皂粉是肥皂与洗衣粉特性结合的清洁产品,配方包含表面活性剂(皂基+合成表面活性剂)、助剂、填充剂及功能性添加剂。洗衣皂粉成分分析有哪些方法技术?


洗衣皂粉成分分析


  洗衣皂粉主要成分介绍


  (1)皂基成分


  主要成分:脂肪酸钠/钾(如硬脂酸钠、棕榈酸钠,由动植物油脂与碱反应生成)。


  作用:通过皂化反应生成的脂肪酸盐,兼具亲水性(羧基端)与亲油性(烃基端),能包裹衣物表面的油污、灰尘,再通过水的冲洗将污垢带走,尤其对动植物油脂类污垢清洁效果突出。


  (2)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常见种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


  作用:LAS能高效去除灰尘、颗粒类污垢,AES则对油污、皮脂有良好乳化效果,二者与皂基搭配可覆盖“油污+灰尘+汗渍”等多种常见污垢,避免皂基在硬水中易形成皂垢的问题。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常见种类: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


  作用:在低温水环境中仍能保持高活性,解决皂基低温去污能力下降的问题;同时能减少衣物纤维间的摩擦,降低洗后衣物起球、变形风险,尤其适合羊毛、丝绸等娇贵面料。


  洗衣皂粉成分分析方法


  (1)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可用于对洗衣皂粉中的表面活性剂、酶制剂、荧光增白剂等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GC):适用于分析洗衣皂粉中一些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成分,如某些有机溶剂残留等,也可用于脂肪酸的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能够对洗衣皂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更准确的检测和定量分析,通过气相色谱分离不同成分,再利用质谱确定其结构和分子量。


  (2)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如依据GB/T13176.3-91,通过高锰酸钾滴定过氧水合物的水溶液释出的过氧化氢,可测定洗衣皂粉中过碳酸钠等过氧水合物的含量。


  两相滴定法:参照行业标准QB/T2738-2012,可用于测定洗衣皂粉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


  (3)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IR):可用于分析洗衣皂粉中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通过检测其主要官能团在红外光谱中的特征吸收,确定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结构。


  紫外光谱法(UV):可辅助鉴定洗衣皂粉中的一些有机成分,根据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来确定其结构和含量。


  X射线荧光法(XRF):可用于分析洗衣皂粉中的无机成分,如4A沸石等,通过测量荧光X射线强度,计算各化学成分的含量。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